但是你以为给花呗还钱就够了吗?
不!你还需要给抖音、美团、京东还!
01 各大主流APP疯狂借钱给你
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贷款这件事变得更容易了。
以蚂蚁花呗为例,用户在申请开通花呗后,将获得500-50000元不等的消费额度。用户在消费时,可以预支蚂蚁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
然而,提供消费信贷产品的主流APP并不只有支付宝一家。
抖音:
此前在11月17日,字节跳动被爆出正在定向测试一款名叫“放心花”的消费信贷产品,与支付宝“花呗”类似,获得测试入口的抖音用户打开「个人中心 — 钱包」即可看到。

(网传内测中的放心花,在图中标红的位置)
目前放心花仅限于抖音APP内部购买DOU+使用,且无法提现,使用场景非常有限,但这并不影响它是消费信贷产品的本质。放心花有和花呗类似的消费机制——当月消费,下月还。
京东:
当你打开京东,浏览商品准备付款购买的时候,默认的付款方式是京东白条。

(图片来源:京东APP)
“京东白条”是业内首款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让用户可以享受到“先消费、后付款,实时审批、随心分期”的消费体验,迅速成为行业典范,奠定了京东金融在消费金融行业领先品牌的地位。
如果你之前并没有开通京东白条,激活白条就能获得70元立减券包。使用白条付款还有一系列的诱人条件——单单最高立减99元,还可以享受分期付款,摊到每个月的金额并不多。
美团:
美团月付是美团推出的与“消费贷”相关的功能,类似于支付宝的“花呗”,当月消费下月还款,非常的方便省事。
当你打开美团准备点份外卖时,在准备付款的页面会出现使用美团月付支付的选项,条件同样也非常诱人——随机减,最高88元,笔笔抽外卖会员。

(图片来源:美团外卖app)
各主流APP上关于消费贷的营销无孔不入,鼓吹年轻人提前消费。
那么为什么明明大多数巨头都一直在烧钱没有盈利,却还有钱借给你?
02 钱,不赚白不赚
低成本资金和高收益的模式,是各大平台纷纷开始转战金融业务的主要驱动力。(有钱不赚白不赚)
低成本资金:
虽然主流的互联网借贷产品,如花呗、白条都是联合借贷,但因为助贷不占用资本金、不兜底等优势,如今越来越成为互联网巨头玩转金融的主流模式。
据悉,抖音即将推出的“放心借”由今日头条旗下贷款服务技术平台运营,采用助贷的运营模式,通过新网银行、中银消费金融等合作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
巨头借出来的钱其实都是由第三方金融机构提供,不需要占用资金,相应也少了坏账的风险,资金成本非常低,说是“空手套白狼”也不为过。
高回报的资金收益:
各类主流app提供的贷款利率表面上看着很低,但实际利率之高堪比高利贷。
以蚂蚁花呗为例,官方给出的分期付款的利息如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乍一看,三个月分期的利率只有2.5%,也不是很高。但是且慢,让我们具体来算一算这笔利息的帐。
假设“我”分3期买了一个2100块钱的东西,那么连本带息就是2000*(1+2.5%)=2152.5元。平摊下来每个月需要还700元本金和50.83元的利息。虽然乍一这么算没问题,但其实因为这2100元并没有占用3个月的时间,所以这么算其实不对的。
通俗来说就是,第一个月花呗借你2100元,按照2100元本金算的利息,但是第二个月只剩下1400元本金,却依旧按照2100元计算利息。可以说是玩了一个“文字游戏”。
那么实际利率到底有多高呢?
在金融领域有一个专业的净现价折现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利率就是内部收益率,是判断投资理财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内部收益率放在花呗上计算利率也同样合适,因为花呗借给你的利率,也可以算作是企业的内部收益率。
具体公式比较复杂,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下面主要说一下通过计算内部收益率之后,得到的实际花呗的实际利率。
根据计算结果,以3个月的分期为例,实际的月利率为1.24%,三个月就是3.72%,如果我们再乘上12变成年利率,那就是14.94%,这可比标的2.5%高出不少啊!

(表情包来源网络,侵删)
要知道,任何年利率高于15.4%的贷款都属于高利贷,而花呗的内部收益率又常年在15%上下浮动。

(图片来源:花呗地铁站广告)
03 陷入网贷的年轻人
网贷只分一次和无数次。
在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的这几年,大量消费力旺盛但没有经济能力的大学生都纷纷被卷入了消费信贷的市场。
不同于传统银行对于信用卡的严格审批流程,需要个人提供身份证、银行流水等证明才有资格办理,所以基本把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直接拒之门外。
互联网的消费借贷产品只需要年满18周岁、通过实名验证即可开通。开通门槛之低,仿佛打开了借贷的潘多拉魔盒,一方不可收拾。
在豆瓣有“网贷互助小组”,讨论热度最高的是主题大多都是“在网络平台欠了太多钱,该怎么还”。

(图片来源:豆瓣)
知乎上“大一新生,欠了两千花呗,该怎么办?”的问题,得到了1.4万认同的高热度。

(图片来源:知乎)
更有消费欲望跟不上经济能力的大学生,开通多平台的借贷产品来“以贷养贷”。
曾经就有新闻报道,有大学生的借呗额度可以循环使用20次,就经常卡着这个上限去借钱,到最后借呗已经欠了十几万,每个月的利息达到了几千块钱,加上几万块的信用卡、微粒贷等,四年下来,这一笔一笔的贷款加起来最后滚到了将近30万元。

(图片来源:腾讯新闻)
04 玩转消费贷
一方面是花呗鼓吹提前花费的广告,依靠提前消费虚构出精致生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因为欠款2000元花呗,因为无力偿还在知乎求助。
对于消费欲望大于自身经济能力,且并没有太多理财意识的大学生,开通以花呗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噩梦。
但是这些消费贷产品也并非完全是洪水猛兽,毕竟提前消费和过度提前消费,差了“过度”两个字,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有网友表示自己一直是超前消费,当月花,下月还,工资资还能多握在自己手里几十天。但是从来不分期,不做超出偿还能力的消费。从用了花呗、信用卡的刷款日,一直到还款日,中间30-50天的时间差,这部分资金还可以拿去做理财来钱生钱。

(表情包来源网络,侵删)
实际上怎么操作?小糖再给大家举个具体的例子:
假设小A月底发工资5000元,那么接下来的一个月她可以选择把这5000元当作生活费直接使用,也可以把这笔钱用来理财,平时用花呗进行消费。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涉及到分期,也就是“当月用,下月还”,是不要出利息的。一般花呗的出账日为下个月1号,还款日为8日,也就是在这38天时间里,小A可以通过一些短期的投资,使得这笔工资增值。
最保守的方法是把钱放在支付宝的“余额宝”里,或者存商业银行的活期,7日年化收益率大概在2.5%~3%左右,5000元存38天大概最少能有13元的利息收入。当然如果把这批钱拿去投资股票、基金,那可以得到的收入空间就更大了!
由此可见,“花呗们”更像是一把双刃剑。
它们可以是消费工具,也可以是理财工具。
但是决定“花呗们”性质的,不是“花呗们”本身,而是使用的人。
最后,祝大家都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过上让“花呗们为你赚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