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可能连我自己也都没有想到,在30岁的时候,生活中的一些事,让我下定决心对人际关系做断舍离的精进。
昨晚有新的人加好友,为了防止来历不明的人前来打扰,所以我特地在同意验证时关了朋友圈。
在请对方做自我介绍时,我发现其提供的学校信息和朋友圈晒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不一致,对此提出了质疑,对方给我解释的理由是写错了。
我用输入法重新输入两个校名,在确定对方是故意"写错"后询问我什么专业时,我故意告诉他我是中文系,然后决定不再作回应。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希望得到真诚的前提是自己首先真诚。无聊消遣,是对友情的亵渎。在你我初见的日子里,就伪造信息以谎言加身,后续又能有多少真诚?
8.0更新后,互删的人朋友圈点赞和评论都会全部一起消失,被对方拉黑删除的图像会变成灰色,就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对于留在身边的人,我们为何还不严格筛选,然后用力珍惜呢?
相遇相见本是缘分,可是这世间,也不是所有的人,在加入到好友列表后,都配得上好友,也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倾心相对。
02
记忆中的中学时代,一个晚自习后站在宿舍门口等开门。跟一个不认识的别的班女生聊天,漆黑的楼梯道中,彼此看不清对方的脸。
有个女孩问我多大,我如实告知了自己的年龄。对方说,呀,那我俩一样大。接着问我哪一月出生的,我说我估计比你大点吧。
对方说,那可不一定,你说你几月。我说了我几月,呀,我也跟你一个月份。你说你哪一天,我也说了具体哪一天。我就说我比你大嘛!我正好比你大一天,你26,我25,所以我比你大。
等到开灯后各自回到各自宿舍,后面我在校园里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女生,但对这个事情却一直记得。
因为当时我就感觉不对劲,一是不相信她刚好比我大一天,二是觉得自己的逻辑思维比自己快很多,觉得自己又笨又蠢被将军。
同时,我也想不明白,就小孩子而言,问年龄并不是什么非常隐私的问题,为什么对方非要胜出我一天。这个胜出,就陌生的双方而言,又有什么意义?
03
时光在流转,从校园在职场,这一生我们都在遇见各种各样的人,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陌生。
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有时候,为了不将对方置于尴尬的境地,于是我们学会谎言。
上学迟到,撒个小谎,老师们便不再批评;工作没有做好,找个合适的理由,领导就不会狠狠责备;服务没有做好,找个无伤大雅的借口,客户就不会追究;恋爱时,说谎或许还能暂时维系暂时恶化的关系.......这些都是善意的谎言。
一个谎,需要编织更多的谎言来圆。若一个人撒谎成性,在人生的路上某一段翻车,又该如何填平这一路走来堆积的沟壑,瞒天过海呢?
这一生,我们都难免会遇见一些内心阴暗的人。在隐秘的角落中,我们也时常直面中人性的阴暗面,比如一些恶意的谎言。
那些嘴上天天说辞职,实际上口是心非的同事;见不得你好,用见不得光的手段迫害你的竞争对手;表面对跟你很好,背地里重伤和诋毁你的人;在恋爱或者婚姻里,遭遇背叛的无情......
可是,谎言是终究需要代价的。
谎言的代价是什么,并不是我们会将谎言误作真相,真正危险的是,如果我们听够了足够多的谎言,就完全辨不出真相了。——《切尔诺贝利》
谎言的教训比比皆是:古代有讳疾忌医失去生命的蔡桓公;为博得爱妃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的痛失江山的周幽王;而今有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服用退烧药登记隐瞒病情的招致牢狱之灾的黎女士......
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健全制度,将诚信和征信纳入体系。在德国,三次逃票毕业遭拒绝录用的留学生;我国高考作弊三年内不得再考,并记入诚信档案,甚至还会入刑;演艺圈里因为偷税漏税,影响自己演艺生涯的某些明星;因为学术论文造假,断送自己前程的老师和学生......
愿我们真心相对,谁都不必承受说谎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