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中的《阳关三叠》是什么意思
admin
2023-06-05 13:44:18

《阳关三叠》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叫《阳关三叠》?


前言

阳关曲,又叫渭城曲、阳关词,指的是王维的这首诗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七绝,大多是可以入乐的歌词,王维的《阳关词》更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但是,后人为什么称之为《阳关三叠》呢?

是因为,4句中,后面三句要唱两遍。关于这一点,苏轼专门探讨过。

一、二叠、四叠与三叠

《钦定词谱》引《仇池笔记》中记载:

苏轼论三叠歌法云: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钦定词谱》

苏轼说,阳关三叠,似乎解释不通。如果整首都重复唱一遍,那不是三叠而是二叠。如果每一句重复计算,那应该是阳关四叠呀。

或者,每句都重复唱三遍?

怎么解释,似乎都不对。

元曲中的《阳关三叠》是什么意思图1

二、阳关三叠,是后三句重复

苏轼继续说:

余在密州,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募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钦定词谱》

苏轼说我在山东密州的时候,有人来密州见我,说得到一古本阳关词,声音婉转凄凉,和平时听到的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呢?

就是第一句不重复唱,后面三句都唱两遍,所以阳关三叠就是这个意思。

元曲中的《阳关三叠》是什么意思图2

三、听唱阳关第四声

后来苏轼在黄州,偶尔见到了白居易的一首诗:

乐天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则一句不叠审矣。《仇池笔记》

按照白居易的这首诗说,相逢且莫推辞醉,从字面意思对应的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但是“劝君更尽一杯酒”是阳关词的第三句呀。为什么是第四声呢?

因为第一句唱一遍,第二句唱两遍,到了第三句恰好是第四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无故人。

元曲中的《阳关三叠》是什么意思图3

四、元曲中的阳关三叠

《钦定词谱》中,又引用了元朝《阳春白雪集》的大石调《阳关三叠》词:

渭城朝雨,一霎裛轻尘。

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色新。更洒偏,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
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富贵功名有定分。莫遣容仪瘦损。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

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

可以看出,元曲中的《阳关三叠》中,第一句唱了一遍,后面三句唱了两遍。不过,曲子中加了一些衬词。

元曲中的《阳关三叠》是什么意思图4

结束语

元曲《阳关三叠》词,被收录于明朝人的《花草粹编》中,也被收录于《全宋词》中,可以作为我们欣赏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参考内容。

王维这首诗的形式,又被称为阳关体。因为被收入《钦定词谱》成为一个词牌,看看词谱就清楚,这首诗不同于普通的七言绝句,其中有些特定的四声要求。老街曾经写过一篇相关的文章,这里就不赘述了。

《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或《渭城曲》,是根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

千百年来,《阳关三叠》被人们广为传唱,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而在历史上,《阳关三叠》也曾发生不少变化,这些变化更加神秘。

《阳关三叠》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段。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后来的唐代末期诗人陈陶曾写诗说:“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

说明它和唐代大曲有一定的联系。这首乐曲在唐代非常流行,不仅是由于短短4句诗句饱含着极其深沉的惜别情绪,也因为曲调情意绵绵、真切动人。

唐代诗人曾用许多诗句来形容过它,如李商隐的“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等。

大约至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后来人们所见的古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阳关三叠》传至后代,有多种曲谱和唱法,仅宋代时期就有3种,连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也说他本人听过两种。

后世留传下来的《阳关三叠》歌谱共30多种,它们在曲式结构上有些差别,曲调则大同小异。

全曲曲调淳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以同音反复作为结束音,强化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与诗的主题十分吻合。

后世留传较广,经常演奏的《阳关三叠》琴歌,出自清末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全曲三大段,即3次迭唱。每次迭唱除原诗外,加入若干词句,系从原诗诗意发展而来,结束时添加尾声。

据1864年清代琴士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记载,《阳关三叠》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3遍。故称“三叠”。

曲谱的每迭又分前后两段,琴歌开始加了一句“清和节当春”作为引句,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为新增歌词,每迭不尽相同,带有副歌的性质,分别渲染了“宜自珍”的惜别之情、“泪沾巾”的忧伤情感和“尺素申”的期待情绪。

曲谱的旋律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音调淳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8度跳进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陈述,情真意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阳关三叠》歌曲结尾处渐慢、渐弱,抒发了一种感叹的情绪。

《阳关三叠》的《琴学入门》琴歌歌词写道: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阳关三叠》还有《阳春堂琴谱》。此版本被视为是《阳关三叠》最为凄凉的一个调。

歌词写道:伤怀,伤怀!祖道送我故人,相别十里亭。情最深,情最深,情意最深!不忍分,不忍分!担头行李,沙头酒樽。携酒在长亭,咫尺千里。未饮心已先醉。此恨有谁知?哀可怜,哀可怜,哀哀可怜!不忍离,不忍离!

除了《琴学入门》、《阳春堂琴谱》的歌词外,《阳关三叠》还有其他的几种歌词,包括《西峰重修琴谱》、《风宣玄品》。

《阳关三叠》一唱三叹,一叹三迭,让人叫绝。乐曲牵动着哀婉、缠绵的忧思轻轻地向外飘出,悠悠不尽,缠绵不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最著名的景... 北京从元代开始,逐渐走上帝国首都的道路,先是成为大辽朝五大首都之一的南京城,随着金灭辽,金代从海陵王...
春风一拂千山绿 春风轻拂千山绿... 新春对联欣赏1、天意无常顺子自然,万般皆苦唯有自渡。2、门迎百福吉星照,户纳千祥鸿运开。3、一门天赐...
应用未安装解决办法 平板应用未... ---IT小技术,每天Get一个小技能!一、前言描述苹果IPad2居然不能安装怎么办?与此IPad不...
脚上的穴位图 脚面经络图对应的... 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更清晰直观的标注了各个人体穴位的作用,包括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胳...
长白山自助游攻略 吉林长白山游... 昨天介绍了西坡的景点详细请看链接:一个人的旅行,据说能看到长白山天池全凭运气,您的运气如何?今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