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字头的客车目前绝大多数使用的是25K型的客车,这种车厢是1996年开始生产的,2003年停产,是铁路前几次大提速的产品,最初的构造时速是160公里,但因为一些设计上的原因,最高运营的时速也就140公里的样子。25K型客车原先是蓝白相间的涂装,2014年铁路总公司搞客车刷绿这些名堂,结果现在看到的25K是一身墨绿色了。T是特快的意思,特快列车停站比K字头的快速列车要少一些,速度要快一些。
Z字头客车是2004年4月第五次大提速的时候开行的,当时主要是在京沪、京广、京哈等线路开行时速160公里夕发朝至的直达特快列车,Z代表直达的意思,使用的是25T型客车,构造时速160公里,还有一些是庞巴迪BSP客车。最初这些车中途都不办理上下客,最多个别车站作技术性的停车。但是过了几年,个别Z车也中途上下客了,再后来越来越多的Z车名不副实,很多T字头甚至K字头列车都有升级为Z字头车的,换了时速160公里的25T型客车,但是中途一些车站都要办理上下客,很多Z车也不是夕发朝至了,只是比T字头和K字头客车停站少一些,速度快一些,而且Z、T、K三种车的票价标准也是一样的。Z字头客车使用的25T最初是白色涂装,后来都刷成墨绿色了。
坐过火车的人都知道,国内的所有火车站的售票厅里都设有《旅客列车运行时刻表》。表中详细公布了经过该站所有车次列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到达本站时间、停车时间、开车时间、有座(票数)或无座(票数)等等。而所有的车次又都有不同的代码。
那么每趟列车的车次代码都表示的什么意思呢?
下面我就来详细具体的说一说。
我国旅客列车的车次代码有很多种,表示的方法为:用前赘一个英文字母 、后面接几个阿拉伯数字所组成,其中数字有一位到四位数不等。如K535、D2017、G3、Z712、T90等等。
这些英文字母各自所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其中D字打头的为动车列车“动”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G字打头指的是高速动车“高”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在高铁站内)。
其余的K、Z、T为普通旅客列车的车次代码,即:
K××××,为快车;
Z××××,为直达快车;
直达快车是指从始点直接到达终点,之间不停站。
T××××,为特快列车。
特快列车速度较快,之间停站也较少。
我们经常坐火车特别是以前高铁还没有大面积覆盖时,看到火车的编号都有一个字母开头加数字的形式。
那么这些字母代表什么意思呢?
Z车:是指直达快速列车,简称“直”。始发终到的站点间运行距离较远停靠车站较少,运行速度较快,全列卧铺较多而硬座较少,车票极为抢手,在普铁时代是运行速度最快的火车,最高速度是160KM/每小时,在出行上往往是我们优先的选择。
T车:是指特快列车,简称“特”。运行速度仅次于直达列车,在全路开行的车次较多,在出行选择上被旅客知晓和乘坐的都非常多,最高速速是140KM/每小时—160KM/每小时,。
在没有动车组出现时代,Z和T都应属于当时速度较快的火车,随着现在高铁网络四通八达,普速列车的开行和关注度都在减少,但是在长距离旅程上,在没有高铁通达的地方,依然对普速火车有很大需求,国家也会继续开行下去。
首先要来搞清楚这两个字母是什么意思:“Z”是直达取“直”字的拼音首字母。
“T”是特快取“特”字的拼音首字母。
中国普速列车和高铁都有很多的等级,既然只是提了“Z”“T”那么我们只是来说说这两个字母的等级有什么区别。
“T”特快是目前普速列车的标配,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车次都是以“T”字母开头的,而“Z”直达的车次相对要少的多,他们相同的地方是,第一是车速是一样的(车速的快慢由路基来决定的),第二是车厢是一样的。他们不同的地方,第一是,有可能走的路线不一样,“特快”有可能要绕路,“直达”有可能是走的直线(不是绝对直线),第二是停靠的车站不一样,“特快”可能要停20个站,那么“直达”可能只停靠10个站。
最后就是等级问题,“直达”的等级比“特快”高,在路上,如果“特快”遇到“直达”,那么“特快”会停下来让“直达”的车先走。
上一篇:物无妄然,必有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