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admin
2023-06-05 21:23:36
物无妄然,必有其理图1

“物无妄然,必有其理”是王弼注释《易》时提出的观点,意谓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背后必有其相应的规律和法则。

王弼,山阳高平人(治今山东省邹城市西南),字辅嗣,生于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卒于魏废帝齐王芳嘉平元年(249),享年二十四岁。中国古代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以注释《周易》和《老子》闻名于世,主要著作都是关于《易》学方面的,如《周易注》、《周易略例》和《周易大演论》。

王弼注释《易》,概括主要精髓于《周易略例》篇,在《明象彖》篇他反复强调的“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反映了他注释《易》的指导思想以及他“以无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意谓纷然杂陈的万事万物背后必有其简约规律和法则。相应地,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错综复杂关系的背后也有着某些规则,把握了这些规则,便可以做到繁而不乱、变而不惑、约以存博、简以济众,提纲挈领地把握一卦之大义。按王弼言理,或以事理对举,或以情理连称,其《周易略例》首明彖,即专言理,次明爻通变,即专言情。一切人事,情理二字足以尽之,此弼注《易》之大旨。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

即天下之众皆“无妄”,无妄之理,必由君主统之也。统领之以宗主,会合之以元首。统之有宗主,虽繁而不乱;会之以元首,虽众而不惑。

是故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莫之备矣。

即聚其物体,数其德行。得位而承之,是也;失位而据之,非也。然则非是中之一爻,莫之能备。

故处统而寻之,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

即无为之“一”者,道也,君也。统而推寻,万物虽殊,一之以神道;百姓虽众,御之以君主也。

故举卦之名,义有主矣。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夫古今虽殊,军国异容,中之为用,故未可远也。品 制万变,宗主存焉。《彖》之所尚,斯为盛矣!

即《彖》总卦义,义主中爻。简易者,道也、君也。道能化物,君能御民。智者观之,思过其半。古今变革,军国殊别,中正之用,终无疏远。品变积万,存之在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吸猫伐是什么意思 吸猫是吸哪里 作为铲屎官,相信对于网络上流行的各种与猫咪相关的梗都是了然于心的,什么吸猫啦,撸猫啦,云养猫啦……等...
长白山自助游攻略 吉林长白山游... 昨天介绍了西坡的景点详细请看链接:一个人的旅行,据说能看到长白山天池全凭运气,您的运气如何?今日介绍...
十字架的车标是什么车 十字架车... 作为一款经典的礼宾车,林肯领袖一号十字盾形车标镶嵌在车头的正中位置,特别醒目,极有视觉冲击力,磅礴大...
重庆属于哪个省份的 重庆在中国... 重庆有多大,大到超出我们的想象,重庆作为我国4个直辖市之一,印象里应该跟京津沪面积差不多,可事实上却...
应用未安装解决办法 平板应用未... ---IT小技术,每天Get一个小技能!一、前言描述苹果IPad2居然不能安装怎么办?与此IPad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