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觉得孩子就是由家长带到这个人世间来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家长不能够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教育,孩子走上歧途的可能性特别高,如果家长能够做一个很好的榜样,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将来有出息的可能性也会特别高。
一:家长是孩子的亲人,而孩子最信任亲人
有一句话叫:亲其师而信其道,而比老师还要亲的就是孩子的父母,父母永远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所以父母的话和父母的行为,孩子在小的时候永远认为都是正确的。
因为孩子从小到大所享受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予的,所以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是无条件的,这是因为这份信任,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深的,这种影响,越是长大以后也能够看出来。
二:好家长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
好的家长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生活当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的家长都会对孩子严格要求,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很低,甚至是放纵孩子,尤其是在学习上,有不少家长根本不上心,认为学习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如果家长能够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行,这对于孩子日后的学习是有着极大的好处,学习学到最后,拼的不是智力,而是谁能够坚持不懈,谁能够不断地突破自己,我们经常羡慕那些高考状元,而当我们翻开这些高考状元的履历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高考状元他们的家庭给予他们的并不是荣华富贵,多数都是给予他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从小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举个例子:诗词大会冠军,清华学霸武亦姝,小时候爱动贪玩,不喜欢读书,还有些淘气,有一次吴亦舒的爸爸了解到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家里摆满了书,而且经常带着孩子阅读,形成了很好的家庭氛围,所以他也开始尝试这种方式,而且吴亦舒的爸爸经常是在4点之后就关闭手机,专心陪孩子读书。
如果没有武亦姝爸爸创造的家庭氛围,帮助武亦姝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武亦姝很难走到今天。
三:家长影响孩子做人
家长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对孩子做人的影响,因为在做人和学习二者比较的时候,做人永远是第1位的,只有做一个合格的人,他学习的内容才会在日后帮助到他。
在现代教育当中,对于做人的学习,显然要比对于书本的学习更重要一些,因为有很多虽然学习非常出色,但是因为做人不成功而导致身败名裂!
很多的时候,一些做人的原则,处世的方法,在书本当中虽然接触过,但是却无法了解其精髓,但是在父母的身上,孩子只要看一遍就知道怎么做,这就是父母给孩子的影响。
四:学校教育需要家长配合
现代教育认为学校和家庭应该相互配合,才能够把孩子教育好,例如在我们生活当中老师给孩子们留作业,让孩子们回到家里去完成,但是有一些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当中经常容易分心或者是不按时完成作业,这就需要家长在一旁进行督促,这样的督促能够确保孩子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也能够保证孩子的学习状态,这是一个典型的家校配合的案例。
尤其是在我们这次疫情当中,学校开始网络直播授课,而网络直播授课对于家长的要求则更高,需要家长抽出很多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否则孩子有可能在听课的过程当中鼓捣游戏或者分心,尤其是最近很多家长反映,上班以后学生的学习状态越来越差,就是因为老师在屏幕那一头无论怎样努力、怎样督促,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屏幕这头的学生需要家长,去教育、去监督、去引导。
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亡;贵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长。
其实并不是直到现在,才认为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很重要,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也一直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不过是到了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有一些家长把教育的责任推给了老人和学校,这样做看似是为了家庭在奋斗,无形当中有可能出现大错,因为对孩子的教育在永远是最重要的。
不是越来越重要,而是一直都最重要,没有之一!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方式是示范。
家长待人接物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面对选择的抉择标准无一不在影响着孩子。这种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是根深蒂固的,也就是婚恋专家所说的原生家庭的影响。
很多家长贪图方便,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老师,甚至有家长把孩子全部寄养在老师家中,这真的很不应该。孩子在入学之前其实已经初懂人事了,养成了最初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了最初的习惯。他们知道老师不是父母,除了怎样做作业要听老师的,其余的自己心中有所取舍。
家长应该怎样去影响孩子呢?
首先是培养好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小到讲卫生、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大到出门礼仪、饭桌礼仪。
其次是决断孩子的是非标准。知道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错误不能重复。起码要成为一个不侵犯别人利息的人。
最后才是课外知识方面的加强。学有余力,才以习文。当然这方面家长如果自身条件不足,可以借助学校和社会的力量,也就是去参加一些兴趣班、特长班,去旅游、去参观博物馆海洋馆啥的!
下一篇:浙北与浙南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