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说过,你是个明明没受过什么教育却偏又喜欢引经据典胡说八道的人,今天我就给你扫扫盲,告诉你真实的浙江是什么样子,你们的本体在哪里。
1.以钱塘江为界,浙江分为浙北和浙南,浙江的主体在浙南,这是从先秦到现在一直不变的主体,是和江苏的江淮一样的原生文化地,至于浙北,那是和苏南一样的吴文化,严格来说不是浙江的主体文化地区。
2.先秦时期,以嘉兴为界,南属越、北属吴,战国时楚国灭越,钱塘以北之地归楚,这是浙北地区接受文明开化的开始,而你们现在的主体在浙南,也就是越地。
3.秦统六国后,浙江分属会稽、鄣、闽中三郡,现在的浙江除杭嘉湖属会稽,其余分属鄣和闽中。
4.西汉时浙北属会稽,其余属丹阳郡,东汉时会稽郡拆分为吴郡和会稽郡,浙北归吴郡,其余为会稽,也就是说这时候起,你们才可以叫会稽。
5.三国时苏南浙江同属东吴,但分属四个郡,包括浙南地区,西晋统一后,依旧是浙北属吴郡、浙南属会稽。
6.隋朝时属扬州刺史部,分属十一个州,笼统来说,这几十年勉强算一个省,到了唐朝又分属浙江东西道,现在浙江的主体在东道,浙北在西道。
7.南宋时分属两浙路,浙北在西路、浙南在东路。
8.元朝时合并两浙路,也就是今天浙江人一直念念不忘所吹嘘的江浙行省,但这个江浙行省除了现在的苏南浙北外,还包括了皖南和福建部分地区,以现在浙江的面积体量,也不够资格成为主体。
9.到了明朝,苏南浙北皖南划入南直隶、福建地区剥离浙江行省,留下浙南成立新的浙江省,这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后来考虑到钱塘以南地区实在太穷,几年后又将浙北划给浙江,这就是今天浙江省的定型。
看懂了吗?这前后加起来短短的一百多年,就被你们这群越地山民吹成了“自古以来”,说到撒谎,方眼全国你们真的无出其右,只是这样一味的胡说八道,你们真的不觉得羞愧吗?
吴人的祖先是与殷商作战失败后南退的夷人,越人是当地土著,地盘最大时到达太湖平原以南,吴人南退后占领这片土地,越人退到钱塘以南,这也是吴越世仇的由来。
记住了,吴是夷、越是蛮,吴越同舟不共戴天。
我不想跟你扯什么地域黑,就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吴越历史,省的你们每天总活在自己编制的梦里,假话说的连自己都信了。
从山东到江苏都是夷人的地盘,这里便是边说中的九夷之地,正统的华夏苗裔、炎黄子孙,你张口闭口江淮的文化不自信,你知不知道江淮文化和中原文化是中国唯二的大一统文化?你的祖先东瓯人举族迁徙在这里,江淮人杰地灵,伟人英雄、才子佳人层出不穷,淮南地区引领中华文化经济的时候,浙南还是连叫“蛮”都不够资格的“番”“獠”。
第一次给你正式的扫盲,因为你实在讨人厌,说这么多不为地域黑,我在浙江有五家店,每年在浙江的时间和在江苏几乎各半,现实中我有多喜欢浙江,头条里我就有多讨厌你们这群猪,有时候我都觉得你们根本就不是浙江人,因为你们的言行违背了一个商业地区最基本的与人为善,做生意的浙江人要是出省都像你们瞧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恐怕在省外寸步难行,当地人不搞你,职能部门也搞死你们了。
浙北与浙南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浙江好像没有浙南、浙北这种叫法,浙江北部那就是杭嘉湖地区,难道剩下的甬台温、金丽衢都是浙南?金丽衢都是叫浙江中西部地区的啊。宁波只听说过叫浙东的。只有温州与台州叫浙南估计没啥异议。
那么浙北与浙南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浙北有一望无际的杭嘉湖平原,水系发达,所以历史悠久,自古就是繁华富庶之地,典型的江南水乡。
杭嘉湖平原
而浙南温台呢?那就都是山了,有括苍山、雁荡山等,要知道浙江地形格局为“七山一水两分田”,而山最多的就是在浙南了。
正因为浙南的地理环境不理想,很多人为了生活不得不走出去,从而造就了温台的民营经济特别发达,特别会做生意。要知道温州就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炒房团以前那是赫赫有名。而杭嘉湖呢,地理位置更好,所以一直都很有钱,关键的是更为平均。比如说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连续17年位居全省首位。而温台虽然也是比较有钱,但那是做生意的老板多,而有些地方还是挺落后的,比如文成泰顺等。
总之,总的来说因为地理位置所以浙北要好一点,均衡一点。但浙南也不差,只是有太多人都出去到各地做生意,好像有种把自己老家给忽略的感觉,希望还是不要忘记家乡的发展啊。
上一篇:家长为什么越来越重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