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咏二十四节气诗》有:“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桑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暖屋生蚕蚁,暄风引麦葶。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谷雨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第六个节气,一般在4月20日前后。谷雨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之后意味着春天结束,夏天到来。农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说明在农业区,这个时候是播种的大好时节。在长久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也形成了有农业特色的传统民俗,比如为了驱赶农田中的病虫害而进行的贴“蝎子符”活动。而在东部沿海以渔业为主的地区,也有着“鱼鸟不失信”、“谷雨百鱼上岸”[①]的俗语,故谷雨这一天,也是渔业地区开海捕鱼的日子,有着祭祀海神的传统民俗。不同的生产生活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民俗习惯,体现了民俗的地域性特质。
一、谷雨贴“蝎子符”及类似活动
在我国北方一些农耕地区,有着“蝎勾灾”的俗谚,认为蝎子除了能够伤人之外,还能带来各种灾祸。谷雨时期是春耕的重要时段,病虫害是传统农业耕作的大敌。在农民与病虫害的不断斗争中,除了发展出各种除虫的“物理手段”之外,自然也会产生一些“精神攻击”的方法。长相邪恶丑陋的蝎子,在这个时候就成了各类虫害的代表。在北方民间也就产生了针对蝎子的一些“手段”,贴“蝎子符”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
“蝎子符”是一种纸符,一般用黄纸做材料,上面还写着咒语。据说,这种符要用谷雨这天早上太阳出来以前收取的草上露水磨墨书写才有效果,今天估计是没有这种讲究了。咒语的具体内容也是多种多样,但大意都差不多,如:“谷雨三月半,蝎子来上案;拿起切菜刀,斩断蝎子腰”;“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三巡,送蝎千里化为尘”;等等。也有的地方还会画上各种图案,如张天师持剑降魔,或者太上老君斩蝎除魔之类的。
除了单纯的蝎子符之外,还有一些类似的民俗活动。比如在黄表上画上蝎子、蜈蚣等毒虫和一把剑,去野外取一些露水用白矾蘸着擦刀,再把锈水滴到黄表上。然后在黄表上写上“谷雨三月中,蝎子到门庭。手执七星剑,斩断蝎子精”等咒语,据说也可以避免毒虫。
“蝎子符”在有些地方也叫做“谷雨帖”,也是用类似的黄纸,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写咒语,如“谷雨洋洋,日出东方,宝剑一斩,无毒俱亡”,下部画两把交叉的宝剑。与“蝎子符”也是类似的意思。
二、渔业地区谷雨的祭海神活动
渔业是我国沿海地区历史非常悠久的一个行业,也是广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海捕鱼,风鸣雨晦浊浪滔滔,在今天都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何况是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在漫长的与自然搏斗的时光中,先民们除了发展出高超的捕鱼和航海技术,自然也会产生一些对海洋的神灵崇拜以及相应的祭祀活动。而谷雨前后,由于气候变暖鱼类回游,是开海的好时候,自然也是祭祀海神的重要时刻。
我国海岸线绵长,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祭祀风俗。但一般来说沿海的祭祀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海洋神灵的祭祀,如东南沿海的妈祖祭祀,这种祭祀更侧重于对神灵本身的崇拜;另一类更关注于海神所保佑的生产活动顺利进行,如来去平安,收获丰足等等。谷雨开海的祭祀当然是属于后者。
传统的出海祭祀中,“祭祀”的氛围更为浓厚,一般祭祀的过程主要是祭海活动、祭船活动、祭海神活动等等。而近代以来,这种祭祀活动有着向节日演变的趋势:神味儿越来越淡,而人味儿越来越浓了。有学者研究了今年我国胶东地区谷雨开海祭祀仪式[②],大致的流程是这样的:
祭祀仪式所需物品主要包括:肥猪 1头去毛带皮,用腔血染红,将 1 朵大红花挂在猪头上,白面大枣饽饽 10 个、鞭炮、香纸以及铜锣、大鼓等乐器。
祭祀活动基本上分为三天,从4月18日持续到4月20日谷雨当天。
第一天主要是准备贡品,主要是整猪和饽饽。整猪要仔细的装饰,而饽饽是圆形分为三块,每块上面有三颗大红枣,代表敬天敬地敬父母,一共有九颗,代表完满。一般是同属一条渔船的渔民共同准备一份祭品,而条件不太好的家庭也有用猪头代替整猪的。第二天就是正式祭祀的日子。渔民会起得很早,穿戴整齐,然后带着贡品,结伴来到庙前,燃放鞭炮,烧香磕头,虔诚跪拜,祈求平安。祭祀活动在下午达到高潮。第三天主要是宴饮。
近些年地方政府也开始将祭海当做海洋文化的一部分加以推广,所以也有了一些官方性质的祭海活动,使得传统的祭祀越来越像是一个节日了。比如威海荣成的国际渔民节,每三年举办一次,除了传统的祭祀、划船等活动之外,还有本地土特产展览和商务会谈,还有一系列灯展、画展、文艺晚会等活动[③]。
参考文献:
[①] 王苧萱:《公共节日的狂欢——荣成谷雨节》,《海洋世界》,2006年第2期。
[②] 宋宁而:《胶东祭海仪式变迁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③] 李先锋,天红耀,张震亚《扬海洋优势,促对外开放——荣成国际渔民节经贸成果丰硕》,《外向经济》,1997第7期。
[④] 阎济华:《 关中民间的岁时节令习俗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鸣博士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农事活动需要制定的,每个节气都有一个特点鲜明的名字。谷雨,是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有“雨水生百谷”之意,这个节气之后,降雨量逐渐增多,空气湿度增大。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
据古籍《淮南子》记载,谷雨的由来与仓颉有关。《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降雨量增加,有利于农作物播种生长。所以,民间还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最后欣赏几首描写谷雨节气的诗。
《咏廿四气诗·谷雨春光晓》
元稹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谷雨》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
方太古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下一篇:萧何为什么没被刘邦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