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流芳千古的自古有之,遗臭万年的自古亦有之。然而能够流芳千古,忠贞耿直的臣子未必会有好下场,那些遗臭万年的奸臣佞臣未必会不得善终。
为何?
因为忠臣一般都不会揣测主上的心思,而奸臣们却像主上肚子里的蛔虫一样,能想主子所能想,并且做主子所想做却不好做的事。
如果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那么岳飞的死就是必然之事了。
悲惨的徽、钦二帝
1、被吓瘫在床的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登上皇位之后,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重用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四大奸臣,大搞土木建设,向民间征收花石纲,闹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
方腊、田虎、宋江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虽说规模不是很大,但从来也没有消停过。
1125年10月,当他得知金军南下之时,吓得不行不行的,知道自己的倒行逆施已经丢掉了民心。于是,马上下诏停止征收花石纲,并下了《罪己诏》,试图通过此举来挽回一下民心。

但是金军长驱直入,当他听说金军马上来到开封府下时,吓得一口气没有上来,瘫在了床上。等他醒过来之后,已经乱了方寸,非得让位给儿子赵桓,就是钦宗。
12月让位之后,自己带着蔡京等奸臣到安徽亳州去烧香了。等到1126年4月,李纲等人带领着勤王之军击败了金军,赵佶才回到了开封。
自此之后,自自在在做起了太上皇。
2、金军第二次攻打开封府
本来太上皇做的好好的,谁知这个继承人也不怎么样,好不容易李刚等人戮力同心的将金军打败解了开封之围。
谁知钦宗马上解散了队伍,这爷俩马上又开始了醉生梦死,投入温柔乡中不再起来。没有想到金军再一次围困了开封府,这一次可没有了李纲救驾,很快就攻破了开封。
徽、钦这爷俩连逃跑的机会也没有,让人家金军来了个一锅端。
3、徽、钦二帝被虏北上

历史上比徽、钦二帝这爷俩倒霉的恐怕也不多了,二位被俘虏了,并被带到了金都。被带走的还有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佳丽、朝臣等共3000余人,另外还有东京城内所积累的金银珠宝之物也被掳掠一空。
据说这爷俩到了金国之后,可没有了皇帝的待遇。除了生活条件非常恶劣之外,还受到凌辱。那些嫔妃、公主们都成了金人的战利品,分了下去。
据说赵构的母亲还在北国生了两个孩子,当然不是徽宗的。可见,受的屈辱之大,无以言表。
死里逃生的宋高宗赵构
金军攻破开封的时候,幸运的是康王赵构兼任全国兵马大元帅,在外招兵买马,逃过一劫。但是他的日子也不好受。

在金军马不停蹄的追逐之下,赵构先逃到南京称帝了,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在金军的追逐之下,南京也待不了了,又跑到扬州。
最后跑到杭州,算是暂时安定了下来,因此改杭州为“临安”。
激愤难平的忠贞的臣子们
宋高宗虽然一直在逃跑之中,但臣子们的抵抗也在进行当中。随着金军战线的逐渐拉长,宋军的抵抗逐渐的加强了,其中最为厉害的就是被金军称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岳家军。
为什么岳家军的战斗指数这么高?
因为他们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再加上岳飞、牛皋等岳家子弟的正确领导,打的金军节节败退。

岳家军有一种狠劲和恨劲,从岳飞亲笔所写的《满江红》中可见一斑: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随着岳家军不断的胜利,岳飞又提出一个口号: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宗。
宋高宗难以言说的痛
岳飞的这个口号可刺痛了高宗内心深处的柔软:自己的皇帝之位可是从天上刮来的呀!如若没有金军,轮一百轮也轮不到自己呀!
只因金军掳走了父兄和所有的皇族,才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如若父兄被迎回,将何以自处呀!
岳武穆呀,别管朕心狠了。
风波亭冤案
正当岳家军节节胜利之际,朝廷下了十二道班师金牌诏令岳飞回师。无奈的是岳飞背后母亲所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字已经印在了自己的心里,作为忠臣怎么能违抗皇命圣旨。

当岳飞回到临安府时,一道圣旨将其打入了天牢。本想见到高宗皇帝陈说利弊,但是已经不可能了。高宗见了岳飞该如何解答,最好的办法就是永不相见了。
全部交给秦丞相处理了,秦桧请来了万俟卨,鼓捣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岳飞谋反的证据,但是上级下达了结案的期限,万不能让岳飞、岳云父子活着走出天牢。
也许有吧,“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绞死在风波亭中。
四方会曰,不懂领导心思的下属,越努力就会离目标越远,甚至被治死了还不知道如何死的。岳飞不懂宋高宗的心思,所以岳飞必死无疑。
喜欢的话,请关注@历史四方会 ,更多精彩回答等着您!
为什么说岳飞的死是宋史上必然的事?这就要从宋朝的开国历史说起了。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由于宋朝的得国的原因,赵匡胤对于武将并不十分的信任,于是为了削弱武将的权力,他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把戏。用一顿酒菜将武将的权力收归中央。从而实现了不流血的夺权,堪称经典。


赵匡胤的兄弟赵光义继位之后,又由于他小心思颇多,从此更加堤防武将,进一步的削弱武将的权力。更实行了以文官知军事的国策,武将只是充当打酱油的角色。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北宋的灭亡。
公元1121年,金兵攻克了北宋都城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史称靖康之变。宋徽宗第九子赵构由于在外招兵,才幸免于难。于是宋室南渡,北宋成为南宋。

南宋开国初年,为了抵抗金军的入侵,才不得不暂时重用武将。于是岳飞、韩世忠等人才有用武之地。公元1130年,岳飞第四次北伐,先后取得了郾城和朱仙镇大捷,打的金国四太子完颜兀术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军征战无果,只得与宋议和,赵构见危机解除,立即剥夺了岳飞、韩世忠的兵权。中兴四将,除岳飞还在心心念念北伐之外,其他各将皆俯首听命。韩世忠更是羞愤之下,一举出家,直至去世。而岳飞在交出兵权之后颇有微词。宋高宗大怒命秦桧将岳飞下狱处死。


所以在宋朝这种重文轻武的体制之下岳飞、韩世忠等武将只不过是宋高宗的一枚棋子,或者说挡箭牌,用之招来,不用回去。军人从国之重器,变为打酱油的局面,这是整个宋朝军人的悲哀,也是宋朝对外做战皆以失败告终的重要原因。因此,当金军的威胁解除之时,就是岳飞必死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