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拍摄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唯美意境,我觉得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全面深刻领会诗词的含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整首诗只有四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具体生卒年月不详。作者晚年遭受排斥和打击,壮志难酬,于是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的农村,诗人诗兴大发,写下了此诗。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早春二月,草木青青,黄莺飞舞。河堤上的排排杨柳,刚刚吐出新芽。那柔软的枝条,在淡淡的烟雾中轻盈拂动。后两句是写人:一群放学回家的儿童,蹦蹦跳跳,趁着轻轻的东风,把风筝高高地放上了蓝天。
我们重点是要理解好前两句。“草长莺飞”、“拂”,“醉”几个动词是理解的重中之重。
二是根据诗意选择景观,景观的关键词是:田园、宁静、早春、青草、黄莺、杨柳、拂堤等。
三是选择理想的天气(晴天或多云之清晨或傍晚)和角度,进行实地拍摄。
谢谢关注点赞!
春天一首首咏春诗词意境优美,读起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古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那么火,圈粉无数,因为激发人们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让人沉浸在优美的词句和诗韵中不能自拔。
春天来了,处处是如诗如画的风景。我们在拍摄春景的时候,会想到古诗中的意境。那么如何拍摄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唯美意境呢?
这首诗是高鼎的《村居》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放学归来早,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是一幅人景融合,充满生机的春天生活图画。
理解了诗的含义,我们就可以构思一下拍摄的画面。去乡间寻找杨柳、青草、莺飞和放风筝的画面。春天里却不缺的就是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青青的绿草地,微风拂面飘荡中的杨柳枝,这些都是常见的画面。莺飞的画面可能比较难以捕捉,除了专业等待的拍鸟人,要拍摄下来需要一定的运气。放风筝是春天里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所以在周末你可以拍摄到这样的画面。
拍摄小草的时候,可以选择清晨带露珠的小草。可以在逆光下拍摄,让青青的小草沐浴着春光下更加生机勃勃。
拍摄柳枝,前几篇文章有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
儿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画面,曾经被我拍到过。本来是去春天的田野里采风的,拍到下午时分,刚好遇到放学的一群孩子。真的应了诗中的画面。趁着放学早,然后兴致勃勃地在田野里放起了风筝。
于是我就用镜头追逐着他们拍下了这几张画面。因为是抓拍,可能有些位置不够理想。但总得来说把春天的场景和放风筝结合在一起。算是一幅充满生机的“乐春图”吧。而我作为一个拍摄者,被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所感染。在欣赏拍摄春景的同时,一起分享着他们的快乐。
上一篇:孟母三迁是孟子的母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