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的健美先生能扔出十五米远就算不错的了。短跑和田赛都需要爆发力,而这并不是健美运动员的強势。健美美运动员只有耐力,并无強大的爆发力。让他们参加三铁竞赛,和让他们跟刘翔参加110米栏比赛并无二致。
健美先生的红肌非常发达,白肌却在训练中一点点的丧失殆尽了。
骨骼肌肌肉分成两种,白肌和红肌。白肌有瞬间的爆发力,但是难以持久,专门用作大重量强爆发无氧运动的能量消耗,另外白肌也是基础代谢率的主体;而红肌爆发力偏弱,持久性很优异,且能储存氧气,专门供做长时间中低强度有氧运动的能量消耗。
红肌白肌共同组成肌肉纤维.一般红肌肉纤维比较细长,而白纤维比较粗壮一些.红纤维一般来说,力量较小,但耐力较好、
白肌(也称快收缩肌)
白肌纤维属于运动性运动神经单位。负责随意运动,又称作快速运动单位,如进行快速爆发力锻炼,得到锻炼的主要是白肌纤维,白肌纤维横断面较粗,因此肌群容易发达粗壮。白肌纤维含较多的肌原纤维,而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较少,运动时收缩的速度快而有力,爆发力强,但持久力较差。
红肌(也称慢收缩肌)
而红纤维则相反,力度较强,但坚持不久.红肌纤维属于张力性运动神经元,负责维持张力姿势,又称作缓慢运动单位。红肌纤维含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较多,肌原纤维较少,在运动时红肌纤维收缩较慢,爆发力不强,但能持久耐劳。
慢缩红肌具有高的有氧能力与疲劳阻力,但是糖酵解(无氧)能力差、收缩速度慢、以及运动单位肌力较低,属于低强度、长时间运动的肌肉类型。快缩白肌则具有最高的糖酵解(无氧)能力。适合短跑以及所有田赛。长跑运动员的红肌更多。
因此一位健美先生他也只能参加健美比赛,任何的田径项目都不适合他们参赛。另一个理由就是体重太高,限制了灵活性,连拳击自由博击一类的也无法胜任。在健美领域,有,且只有一个人是例外,他就是李小龙,体重不足60Kg,爆发力却十分惊人,但李小龙只是有健美的天赋,并没有进入健美界,也并没有过多的健身训练,他的肌肉,是在武术训练中塑造的,与健美训练是完全不相同的。
事实上,由于经常食用过量的蛋白质,血氮过高,健美运动员的健康状况都不太乐观,有些运动员在健美比赛中甚至会突然昏倒,这样的身体素质,无法与职业的田径选手去竞技任何一种田径项目,即使是三铁,也无法做到专业水平。铅球,十五米就是一个坎儿。十七米,可能就是一个极限了。
应该可以到10米以上,但应该到不了15米。
很多人认为推铅球是个力气活,其实不是,这是一个技术活。我上学的时候,跑不行,跳也不行,而且怎么练也练不出来。但我上肢力量方面还行,是班上少数第一次做俯卧撑能做20个的学生,引体向上20+,当然这是练的,刚开始我只能做10来个,我小时候比较“拧巴”,越不行就越努力练,家里自制简易单杠(那会我住平房,院子很大),引体向上一练就N年。铅球也是这样,我第一次扔铅球也不比其他同学远多少,七米多点,我也不知道铅球重量是多,反正就这距离,后来学校开运动会,班级安排我扔铅球,我就回家练,不过很惭愧,我拿了倒数第一,其他班级全部成绩破10米,只有我扔了8米,丢人丢大发了。后来我就狠练,家里没铅球就拿石头练,我当时以为我扔不远是因为上肢力量弱,于是扔的是大号石头,差不多二十四五斤,刚开始扔两米,后来能扔四米多。我还以为我的铅球水平上去了,结果一次体育课,有个比我矮五公分,特别瘦的同学,竟然扔得比我还远1米。后来我就放弃了原来的重量,换一个十斤的石块,那会我能轻松扔八九米,练过后就可以到10米,11米。初三再开运动会,我已经可以拿第一了,但其中也有幸运成份,因为那回用的铅球是学校最大的标号,如果最轻那个,我肯定输。因为有好几个小子扔小号铅球可以到14米,但我扔小号铅球就只能扔到10米。当时体育老师说扔铅球拼的技术,还给我演示过动作要领,不好意思,我真的学不会,初二有个胖子,校田径队的,主扔铅球,他投大号铅球可以到15米,他一放学就天天留下来练投掷动作。
我身高非常矮,172,开运运会时,我是铅球队列里最矮的,论力量,我肯定比不过那些高个同学,但我那会天天练,所以尽管我也不怎么懂扔铅球的技术,但发力在一条直线上,效率高,就能扔得远,能拿第一。也因为我的投掷技巧不够好,我扔小号铅球,又会被其他比我更矮,力气更小的同学虐。所以铅球是一项很有技术的运动。奥运会上,铅球选手那一套动作行云流水,非常漂亮,动作极其协调,别看他们一个个长得五大三粗的,实际那一套动作非常细腻。一般人真的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