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传统佳节端午节,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事事如意! 在此,回答关于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问题,很有意义。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的大诗人,出生在约公元前340年一个贵族家庭,自小习文读书,接受了良好教育。逝世于公元前278年,终年62岁。他一生才华横溢,是我国22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人。
作为文人士大夫,屈原拥有崇高的爱国情怀和伟大人格。他一生都在想着怎么抱答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在当时的战国七雄中,起初的楚国还算强大。自楚国与秦国绝交,以及秦国逐渐崛起后,楚国内外交困,国力慢慢衰落下来。
公元前296年,在秦国访问的楚怀王突然丧命,秦国外使奉命运送楚怀王的尸体回到楚国。这个事件直接导致了楚国与秦国绝交,也为楚国国力日落西山埋下了伏笔。
屈原看到祖国逐渐衰弱后,非常痛心,他到处游走,展转多国之间充当说客,目的是为了劝说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
然而,屈原的苦心并没有得到好报,各国之间各有心思,都不想联合抗敌。为秦国逐一击破创造了条件。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一举攻下了楚国都城郢都,楚顷襄王走投无路,带着楚国贵族逃亡他乡,从此,楚国灭亡了。
自己的祖国灭亡后,屈原感到报国无望,让他心灰意冷,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于是,在一个黄昏,屈原来到汨罗江畔,看着滔滔江水,纵身一跃,跳进江中。一代伟大诗人就这样离开人世了。
据说,在屈原跳江自杀的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就把这天定为屈原纪念日。端午节也叫龙舟节,人们赛龙舟,吃粽子,目的是为了亲近屈原的伟大灵魂。
据代表性的说法是屈原在楚怀王时受到政治迫害而被流放,离开楚国郢都,渡长江,过洞庭,溯沅水来到现今的怀化溆浦县。
屈原在溆浦16年,创作了大量的楚辞作品,也是在这里萌发了“忽乎吾将远行”的离世思想。在屈原的《离骚》,《思美人》,《悲回风》作品中多次提及“彭咸”,此人是相传殷朝贤臣,因谏不成而投水自尽。
而诗人选择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是因为彭咸也是在那天投水自尽的,恰巧那天还是楚国的凶日和鬼节。屈原是位公认的非常有浪漫情怀的诗人,对作品和生活中的象征性意义,都有刻意地追求。
对于屈原的死因,投水的动机千百年来传承的是屈原伟大的爱楚情怀,不可否认。
另外在湖北还有传说楚怀王死后,楚顷襄王继位,当时楚已衰败,秦攻入郢都,追杀顷襄王,他想到了被流放在汨罗江一带的屈原,就去那里寻找屈原以图救国。
秦军追兵赶来,危急时刻两人互换了衣服,屈原在秦军的视线下跳入了汨罗江,秦军看到了“楚顷襄王”沉入江底,就停止了追杀。
还有说屈原是为了追随舜帝,舜帝是当时楚国信仰的太阳神,他曾称自己是太阳神的后裔,楚人在农历五月五日拜祭舜帝。屈原活着的时候没法同舜帝同寿齐光,就在祭日投水归天,同心仪的尧舜和彭咸等忠臣相会,浪漫主义诗人对自己的行为都赋予了深刻的含义。
更有相传顷襄王继位后,屈原的政敌在汨罗江上乘龙舟追杀屈原,他乘另外一艘龙船逃跑,最后被刺客追上,将他装入麻袋投入江中。
但不管屈原离世时是哪种情形样子,都是由于爱楚的屈原在楚国受到了政治迫害而起。
而“端午”的解释,“端”就是端正,澄清,“午”通“忤”,“忤”有叛逆,欺骗的意思,“端午”就有澄清谎言之意。
上一篇:铅球7.26kg世界纪录
下一篇:王维《山水诀》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