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葫芦,我们都知道葫芦谐音“福禄”,是人人祈盼的一份祝福。对于华夏民族来说,它根植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中,让你一眼看到,无需赘言,满心欢喜。这种文化基因,在七千年前河姆渡文明时期,先民就为今人播下了种子!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距今七千年以前的植物遗存,除大量稻谷的堆积,食用的橡子,菱角外还出土大量葫芦种子。
上古先民把葫芦称作“壶”、“瓠”、“匏”……因为它可食可用,因用途大小而诞生了诸多名称,这些名称在流传中直到唐代才逐渐转变为今天的葫芦一称。
在很多神话故事中,很多得道成仙的神仙,比如说太上老君的紫金葫芦,铁拐李,还有济公,身为仙家,身上不带个葫芦都不太好意思串门!上古先民有些部落以葫芦为图腾崇拜,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拉祜族就是崇拜葫芦,他们认为人类是有葫芦孕育,把葫芦作为吉祥、神圣之物
葫芦嘴小肚大,象征财库饱满,纳财致福,其谐音就是“福禄”。在古人看来,葫芦口小肚大,可以很好的吸收住宅之内的上佳气场,而对于不好的气场则可以进行有效的抑制、阻遏,从而营造一个适宜的家居环境。因此,古时候的豪门大族多在家中供养几枚天然葫芦,置于中堂之上,认为有化煞收邪、趋吉避凶之妙用。
葫芦造型上下都圆,寓意夫妻和睦美满幸福。而且葫芦这大大的肚子,像极了人类的妊娠状态,天下的母亲都像这葫芦一样,怀胎十月,开枝散叶,于是便赋予了葫芦这份子孙繁衍的吉祥寓意。
除了民间吉祥美好的寓意外,葫芦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心头好。葫芦也成为了文人雅士案头上的清供与雅玩。
终上所述,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葫芦呢?附个我的小葫芦,没怎么玩过,嘴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