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少数民族代表性乐器
admin
2023-06-06 21:23:06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一共拥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创造并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形态,特别是少数民族热爱音乐,能歌善舞,他们因地制宜,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和乐器文化,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乐器,这些乐器取材于各自民族生活的实际,跟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体现了他们民族的生活特点和民族气质!

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奔驰的骏马和草原儿女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蒙古人民喜欢马,感恩马,他们的乐器就刻上马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而且马头琴音色悠远,苍茫辽阔,表现出了浓郁的草原风情,以及蒙古族人民对草原,对父母,对长生天以及天地万物深厚真挚的情感!

新疆维吾尔族天生就会唱歌跳舞,他们有着世界闻名的十二木卡姆音乐形式,乐器更是丰富多样,如维吾尔族的手鼓达甫和热瓦普、艾捷克,西塔尔,弹布尔等乐器!每个乐器都各具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达甫亦称手鼓,也译为“达卜”,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打击乐器之一,并被誉为维吾尔乐队中的“灵魂”,鼓框木制,圆而扁平,周围装有许多小铁环,表面蒙以羊皮、牛皮或蟒皮,其中以蟒皮音色最好。它的发音清脆响亮,声音力度变化幅度较大,技巧灵活,可以起到烘托各种不同乐曲情绪的作用。有了它一切都有了激情。手鼓的发音清脆响亮,在乐队中起着统一节奏和速度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总指挥。同时它的声音力度的变化幅度较大,技巧灵活,携带方便,可以起到烘托各种不同乐曲情绪的作用,因此,维吾尔族尤为喜爱!

而热瓦普多为木制,外形独特,上部是细长的琴身,顶部弯曲,最下方是一个半球形的共鸣箱,琴面用驴、羊或蟒皮蒙裹,有5-7根弦,通常用最外一弦弹奏旋律,其余各弦作为共鸣弦,用它弹奏出的音乐音色清亮、纯净,表现力强,所以大多用于独奏。热瓦甫不但有美妙的气韵更有美观大方的外形,琴身由很多的牛角片或骨片镶嵌出形式多样的并带有规则性的纹路和图案,显得美观大方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另外哈萨克族喜爱的冬不拉,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北亚和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以及中国新疆、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哈萨克族、鄂伦春族中尤其流行。

冬不拉音量并不大,但音色优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运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等。

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演唱者既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表现力非常丰富。而且它轻便,易于携带,适合于草原上迁徙不定的生活,故深受人们的喜爱。

北方民族的乐器大气悠远,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则显得灵动活泼,比如傣族佤族的葫芦丝,还有哈尼族等喜爱的巴乌等。

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它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常用于吹奏山歌、农曲等民间曲调。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其音色独特淳朴,外观朴实、精致,简单易学,受到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巴乌是流行在中国西南地区彝、苗、哈尼等族的单簧吹管乐器,巴乌用竹管制成,有七个指孔(前六后一),在吹口处置一尖舌形铜制簧片,演奏时横吹上端,振动簧片发声。巴乌音量较小,但音色柔美,西南地区的人们称它为会说话的乐器。

还有一些中国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乐器,造型以及音色都让人难忘甚至惊讶,虽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但也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比如京族的独弦琴,独弦琴,又称匏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它结构简单,但音色优美,音调丰富,曲音清雅,多有变化。独弦琴用大半个竹筒做成琴身,长约二尺半,一端插上一根圆木柱子与琴身成直角,另一端安上一个把手,上系一条弦线,连接到小圆柱上,用一块小竹片拨弄弦线,便可弹出娓娓动听的乐音。

还有一种乐器叫口弦,很多民族也都很喜爱,各少数民族对口弦都有自己的称呼,如彝族叫"洪洪"或"弄果",僳僳族叫"玛哥",白族叫"毕协",傣族叫"拜",景颇族叫"掌共",佤族叫"合朗",拉祜族叫"阿沓",羌族叫"阿珠",锡伯族叫"玛肯",独龙族叫"芒锅",高山族称"嘴琴"或"嘎洛波",黎族则称之为"口弓"。

口弦的演奏方法有用手指拨动和抻动两种,分别流行于不同的地区。演奏口弦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弦柄,多片弦则使其呈扇形,将簧舌部分置于两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口弦尖端,引起簧舌振动,便发出明亮的叮咚之音。

还有芦笙这件乐器,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竽。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芦笙被苗族人民视为密友良伴!

以上所举马头琴、达甫、热瓦普、冬不拉、葫芦丝、巴乌、独弦琴、口弦、芦笙等等乐器,只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乐器的少部分代表乐器,还有更多有趣的乐器等着大家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遗产,这些乐器需要有人去喜爱,去学习,去传承!


各少数民族代表性乐器图1
各少数民族代表性乐器图2
各少数民族代表性乐器图3
各少数民族代表性乐器图4
各少数民族代表性乐器图5
各少数民族代表性乐器图6
各少数民族代表性乐器图7
各少数民族代表性乐器图8
各少数民族代表性乐器图9

梆子(汉族) 、杵(高山族) 、叮咚(黎族) 、梨花片(汉族) 、腊敢(傣族) 、编磬(汉族) 、木鼓(佤族)

  、切克(基诺族) 、钹(汉族) 、锣(汉族) 、云锣(汉族) 、十面锣(汉族) 、星(汉族)——碰钟 、钟(汉族)

  、编钟(汉族) 、连厢棍(汉族) 、唤头(汉族) 、惊闺(汉族) 、板(汉族) 、木鱼(汉族) 、吾攵(汉族)

  、法铃(藏族) 、腰铃(满族) 、花盆鼓(汉族) 、铜鼓(壮、仡佬、布依、侗、水、苗、瑶族) 、象脚鼓(傣族)

  、纳格拉鼓(维吾尔族) 、渔鼓(汉族) 、塞吐(基诺族) 、京堂鼓(汉族) 、腰鼓(汉族) 、长鼓(朝鲜族)

  、达卜(维吾尔族) 、太平鼓(满族) 、额(藏族) 、拨浪鼓(汉族) 、扬琴(汉族) 、竹筒琴(瑶族) 、蹈到(克木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吸猫伐是什么意思 吸猫是吸哪里 作为铲屎官,相信对于网络上流行的各种与猫咪相关的梗都是了然于心的,什么吸猫啦,撸猫啦,云养猫啦……等...
应用未安装解决办法 平板应用未... ---IT小技术,每天Get一个小技能!一、前言描述苹果IPad2居然不能安装怎么办?与此IPad不...
十字架的车标是什么车 十字架车... 作为一款经典的礼宾车,林肯领袖一号十字盾形车标镶嵌在车头的正中位置,特别醒目,极有视觉冲击力,磅礴大...
demo什么意思 demo版本... 618快到了,各位的小金库大概也在准备开闸放水了吧。没有小金库的,也该向老婆撒娇卖萌服个软了,一切只...
脚上的穴位图 脚面经络图对应的... 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更清晰直观的标注了各个人体穴位的作用,包括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