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无线充电似乎有种魔法,可以让我们摆脱充电线的束缚。但它不能像WiFi一样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就能像接收WiFi信号一样给手机充电。
其实无线充电并没有让我们摆脱线的束缚,只不过这根有形的线换成了无形的线依然束缚着我们。充电时必须要把手机放在一块充电板上,并且要放在充电板的指定区域才可以充电,稍微偏移一点位置充电的效果就不佳。
无线充电也并不是鸡肋的东西,起码需要用手机的时候拿起就可以用,而不用摘充电线或者拉着充电线甩来甩去。充电线反复使用反复弯折都逃离不了破皮露出线芯的结局。
使用无线充电的场景从来都不是从最低电量充到满,而是“随时保持电量充足”。对于许多工作时并不会经常用到手机,但还是会偶尔拿起来看看短信或接打电话的人来说,无线充电不仅能免除充电的烦恼,还能保护手机脆弱的充电插口。
当然无线充电也适合家庭场景,充电的时候不需要满世界的找充电线在哪里,睡觉前只需要将手机放在充电板上,第二天起床时睡眼朦胧可以直接拿起手机使用而不用担心扯到线。
为了迎合我们边充电边玩手机的需求,市场上机出现了直立设计的无线充电器,这样可以实现边充电边看电影、聊天等等。
有些充电板还被设计成隐藏式的,直接嵌入到桌子上,桌面干净整洁,没有凌乱的线,还科技感十足。
对于工科男来说无线充电就是一个变压器
在无线充电板的内部,有一个直径约为1英寸半缠绕10~20圈的线圈,而在手机背部也有一个类似的配对线圈。充电板内的线圈采用大约1安培的交流电驱动,频率在200KHz左右。充电板中的交变电流在线圈中产生不断变化磁场,反过来感应手机中的线圈通过感应磁场的变化产生电流。
早在1899年,特斯拉就已经开始对无线输电的探索,他在纽约建造了无线电能发射塔,并构想出一个神奇的无线输电方法:把地球作为内导体、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通过放大发射机以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在地球和电离层之间建立起大约8Hz的低频共振,再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
如今,我们也是在特斯拉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实验,研究出无线充电技术,最初特斯拉的构想也在逐步的在显示当中落地。
手机无线充电为什么要紧贴着充电板,为什么不能像WiFi一样离得更远?
目前无线充电的方式主要有电磁感应(数毫米)、磁场共振(数厘米)、电场耦合(数毫米)、电波接收(数米)这4种方式。其中以电磁感应这种方式技术更为成熟、充电的效率更高(高达80%),另外它的电路结构会比较简单,所以才会在手机上采用电磁感应无线充电。
2007年的时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利用磁场共振的方式点亮了一个距离电源约2米的60瓦灯泡,电能传输效率达到40%。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和声音的共振原理是相同的,通过共振来交换彼此的能量,充电距离延伸到了3~4米。
无线充电技术在逐步的发展进行中
在小型的手机、相机等便携设备上实现无线充电,以此为突破后,未来无线充电技术会给我们带来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未来,或许汽车、电脑、手机等等所有需要电力的设备,都不需要铺设那么多线路,也不需要那么大的电池。
手机无线充电是什么原理?
★简单理解为手机无线充电装置与被无线充电手机装置之间仅仅存在以磁场传送能量的方式。早在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子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与磁的关系,通俗点说,电能生磁,磁也能生电,而我们目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在我们手机的背部和无线充电器上都各有一个线圈,当充电器的线圈通电之后,线圈就会产生磁场,当我们把手机放在充电器上,我们手机位置的线圈就会感应到磁场,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
★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既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这是你的无线充电器,交流电在经过电源适配器后会变成直流电,进入无线电充;无线电充充的功率全桥会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通入无线电充的线圈中。
当交流电通过闭合导线和线圈时,线圈的周围会产生圆形的磁场,手机背部谐振电路中的线圈会接收到这个特定频率的磁场,并通过谐振电路中的电容产生交流电流,交流电流通过整流桥再转化为直流电流给电池充电,这就是完整的无线电充充电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设备之间的电流传输是一个电生磁,再到磁场转化电流的过程,而距离和原电流的大小也会影响磁力的大小,因此目前大多数商用的无线充电器都需要与手机接触,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无线供电。
♥在Qi无线充电技术应用方面,中国手机生产厂家已经纷纷站立起来了。Qi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即无线充电联盟( WirelessPower consortium简称WPC)。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制定在小功率无线充电的标准;它具备了方便便捷性和通用性两大特征。首先,不同品牌的产只要有一个Qi的标识,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
■智能无线充电技术有下列好处:
①不受线(限)制。随时随地充电,保持时刻满格。
②轻于鸿毛,重于泰山。各式样的手机无线充电装置,采用钢化膜面板,让手机来电、振动也不会滑落。背部、底部胶面让无线充电稳稳当当。
③工作、生活两不误,想充电放上面即可,来电可以自由接听,使办公方便快捷,免去了有线充电头插电源插座,还要插手机充电接口的麻烦和因为使用不当造成触电的危险性。
④它们之间具有智能充电、智能识别其它金属物或保障安全隐患及温度检测技术。
下一篇:你认为读书最大好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