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2、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
3、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
4、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5、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6、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7、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
8、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9、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10、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沉沉,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王沂孙
古来惟有竹林诸人称达生,一醉之外万事鸿毛轻。可怜痴人竞声利,坐使方寸森五兵。——陆游
好事近平旦出秦关,雪色驾车双鹿。借问此行安往,赏清伊修竹。汉家宫殿劫灰中,春草几回绿。君看变迁如许,况纷纷荣辱。——陆游
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对联集锦》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
况此芦竹藩,何恃不摧倒!今朝手自葺,不暇避涂潦。——陆游
新竹侵幽幔,疏莲散远汀。研朱朝点易,捣櫱夜潢经。岩壑知心赏,琴樽乐性灵。会当烦太史,一奏少微星。——陆游
竹篱数掩傍鱼矶,万点梅花掠地飞。正喜巡檐来索笑,已悲临水送将归。影横月处愁空绝,子满枝时事更非。自古情锺在吾辈,尊前莫怪泪沾衣。——陆游
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他们一旦进入社会,与人交接,一方面固然可以增加知识和自信,同时也容易使他们失去他们的德行;所以他们对于德行是不能不在事先多如准备,使它深深固定在他们身上的。——洛克
奉常遗绪冷如秋,闭户知君颇好修。千里可嗟妨晤语,两书犹喜免沉浮。但令有竹能医俗,何患无天可寄愁。一事却须常自勉,勿容凡子得同游。——陆游
赞美竹子的千古名句: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这首诗借物喻人,诗人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二句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2、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潇湘神 斑竹枝》: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诗人叙写了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的故事,触景生情,怀古抒怀。全词哀婉幽怨,思绪缠绵,体现了梦得词的风格特色。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两个叠句,一方面加强了哀怨的气氛;一方面唤起并加深了人们对有关传统故事的印象。
词人在这重叠深沉的哀叹中,实际上也融进了自己被贬谪的怨愤痛苦之情,从竹上的斑点,写到人物的泪痕,又从人物的泪痕写到两地相思,层层深入,一气流贯。
在词人的笔下,斑竹成为多情相思的象征,是一种隽永幽雅的意象,而不再是普通的自然景物。
1.有关竹子的名言诗句 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新笋歌 (明.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2.求描写竹子坚强的诗句或名言
慈姥竹 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惜竹诗并引 孔武仲
东斋有竹数竿,翠蔚可喜,其傍众笋附生,漫益深茂,
最后出者,尤若奇特,无不应意,解箨未尽,
而为老兵手折之,悲夫,以干云蔽日之势,而摧于窗户之下 ,以凌霜冒雪之姿,而失于俄顷之间,环步往来 ,凄怆良久,不能忘情,因寓之以诗。 老藓墙阴夕照间,何人折我翠琅干。即之绿叶随尘化,犹有低枝带露残。
不放云梢侵霰雪,因嗟世故足波澜。故园未乏员当品,十顷繁阴六月寒。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竹轩 沈辽
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春日斗琐碎,秋风撼琅干。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
一字题示商君祥 李俊民
潇洒能医俗,檀栾看上番。我宁负此腹,忍使箨龙冤。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描写竹子的诗词名句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陈·张正见《赋得阶前嫩竹》
、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唐·王贞白《洗竹》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明·徐渭《风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清·蒲松龄《竹里》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宋·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宋·朱熹《新竹》
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唐·韦式《竹》
4.关于竹子的诗句
1、清代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2、宋代陆游《东湖新竹》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翻译:竹初种时,用棘条编成篱笆,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新竹长成,碧绿浓荫,倒映在水之涟漪中。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当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
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3、唐代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翻译: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4、唐代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翻译: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5、清代郑燮《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翻译: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5.有关竹子的名言诗句
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新笋歌 (明.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以上就是关于赞美竹子的名言警句,关于竹子的格言 关于竹子的格言有哪些呢的全部内容,以及赞美竹子的名言警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