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明园分为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西洋楼景区三园。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共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对其介绍如下。
1、圆明园。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帝命名的。康熙帝御书三字匾牌,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对这个圆明,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2、长春园。长春园南部以大型的水景为主体,整体布置疏朗开朗,疏密得当。园门为长春园宫门,五楹,门外左右各有铜麒麟一只,其南建影壁一座。入门为澹怀堂,九楹,卷棚歇山顶,前有月台丹陛,东西配殿五楹。
3、绮春园。绮春园早期曾是清怡亲王允祥的与御赐花园,名为交辉园。到乾隆中期该园又改赐给大学士傅恒,易名春和园。1769年春和园归入圆明园,正式定名为绮春园。
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眀园”,“圆眀”为雍正法号。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更多关于圆明园由哪三个圆组成的,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aecdb1616095343.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圆明园的三个园分别是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又称万春园)。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48年),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用于打发空闲。
更多关于圆明园是哪三个圆,进入:
查看更多内容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至在园内相继又有多处增建和改建。圆明三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
7世纪中,满族夺取中原政权后,建立了清朝,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渔猎和农耕生活,气候凉爽。入关后,他们对北京干燥炎热的气候不适应,特别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发生过火灾后,为了防火,砌了高高的宫墙。
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以上就是关于圆明园分哪几个园,圆明园由哪三个园组成的全部内容,以及圆明园分哪几个园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