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1、中止:半途停止。
2、终止:停止,不再继续。
强调内容:
1、终止:是指最终停止了,强调结果。
2、中止:是中途停止,强调过程中被打断,可以继续,也可以停止。
在法律里:
1、中止:期间暂停计算,等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再继续计算,但不从新开始计算。
2、终止:期间结束,以后都不再计算。
1.两者法律效力不同:中止只是暂时终结了本次程序,并不是对案件的终结,相反,终止后,当事人申请执行权利的消灭。
2.结果不同:中止可以再次申请执行,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终止是停止执行程序,以后不再恢复。
3.产生条件不同: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发生特殊情况,人民法院需要暂时停止执行程序。终止是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某些特殊情况,执行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或没有必要继续进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说明案件情况和诉讼请求,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人民法院登记。
向人民法院登记的权利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推选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与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商定代表人。
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对参加登记的全体权利人发生效力。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适用该判决、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七条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温馨提示】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中止的解释[break;interrupt;discontinue] 半途停止 中止 正常 的电视节目加进一段新的 重要 报道 详细解释 中途停止。 《韩诗外传》 卷九:“ 孟子 少时 诵,其母方织, 孟子 辍然中止。”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 :“将兴中止,若往而归。” 《红楼梦》 第六十回:“ 柳 家父母却也情愿,争奈 五儿 执意不从,虽未明言,却已中止,他父母未敢应允。” 孙犁 《澹定集·烬余书札》 :“我 忽然 觉得废话太多,非病中之急务,乃中止。” 词语分解 中的解释 中 ō 和 四方 、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中。中原。中华。 在 一定 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性质 或等级在两端 之间 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 中流砥柱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 研究 中。 止的解释 止 ǐ 停住不动:止步。 截止 。 拦阻,使停住:止痛。禁止。 仅,只:止有此数。不止一回。 古同“趾”,脚;脚趾头。 行起 部首 :止。
以上就是关于中止终止的区别,终止和中止的用法的全部内容,以及终止和中止的用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上一篇:诸葛亮巧施空城计时他的心理是什么
下一篇:猪的身体结构,猪的结构解剖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