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Redis与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
创始人
2025-05-28 15:49:06

一,起因

在高并发的业务场景下,大多数情况数据库都是用户并发访问最薄弱的环节。因此,redis就充当了一个缓存手段,让请求先访问到redis,而不是直接访问MySQL等数据库。

 遇到这个业务场景,主要是解决读数据从Redis缓存,一般都按照下图的流程来进行业务操作的:

二,解决方案

1,采用延时双删策略

在写库前后都进行redis.del(key)操作,并且设定合理的超时时间。

伪代码如下:

 

具体的操作步骤:

  • 先删除缓存;

  • 再写数据库;

  • 休眠500毫秒;

  • 再次删除缓存。

那么,这个500毫秒怎么确定的,具体该休眠多久呢?需要评估自己的项目的读数据业务逻辑的耗时。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确保读请求结束,写请求可以删除读请求造成的缓存脏数据。当然这种策略还要考虑redis和数据库主从同步的耗时。最后得写数据的休眠时间:则在读数据业务逻辑的耗时基础上,加几百ms即可。比如:休眠1秒。

设置缓存过期时间

从理论上来说,给缓存设置过期时间,是保证最终一致性的解决方案。所有的写操作以数据库为准,只要到达缓存过期时间,则后面的读请求自然会从数据库中读取新值然后回填缓存。

方案的弊端

结合双删策略+缓存超时设置,这样最差的情况就是在超时时间内数据存在不

一致,而且又增加了写请求的耗时。

2,异步更新缓存(基于订阅binlog的同步机制)

技术思路:

MySQL binlog增量订阅消费+消息队列+增量数据更新到redis

  • 读Redis:热数据基本都在Redis

  • 写MySQL:增删改都是操作MySQL

  • 更新Redis数据:MySQ的数据操作binlog,来更新到Redis

Redis更新

1)数据操作主要分为两大块:

一个是全量(将全部数据一次写入到redis)

一个是增量(实时更新)

这里说的是增量,指的是mysql的update、insert、delate变更数据。

2)读取binlog后分析,利用消息队列,推送更新各台的redis缓存数据。

这样一旦MySQL中产生了新的写入、更新、删除等操作,就可以把binlog相关的消息推送至Redis,Redis再根据binlog中的记录,对Redis进行更新。

其实这种机制,很类似MySQL的主从备份机制,因为MySQL的主备也是通过binlog来实现的数据一致性。

这里可以结合使用canal(阿里的一款开源框架),通过该框架可以对MySQL的binlog进行订阅,而canal正是模仿了mysql的slave数据库的备份请求,使得Redis的数据更新达到了相同的效果。

其实还可以采用其他第三方工具:kafka、rabbitMQ等来实现推送更新Redis。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荼蘼什么意思 岁月缱绻葳蕤生香... 感谢作者【辰夕】的原创独家授权分享编辑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坐标:云南 曲靖春而至,季节流转,...
猫咪吃了塑料袋怎么办 猫咪误食... 你知道吗?塑料袋放久了会长猫哦!要说猫咪对塑料袋的喜爱程度完完全全可以媲美纸箱家里只要一有塑料袋的响...
脚上的穴位图 脚面经络图对应的... 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更清晰直观的标注了各个人体穴位的作用,包括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胳...
demo什么意思 demo版本... 618快到了,各位的小金库大概也在准备开闸放水了吧。没有小金库的,也该向老婆撒娇卖萌服个软了,一切只...
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世界上最漂亮... 此前在某网上,选出了全球265万颜值姣好的女性。从这些数量庞大的女性群体中,人们投票选出了心目中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