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三,相传这一天,人们不能外出走亲戚,更不能婚丧嫁娶,更不能动土,可以说,只能在家里乖乖呆着,可以说,这一天是一月中的大凶之日。除了正月十三以外,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都是杨公忌日。

关于杨公忌日的来源说法很多,一种说法是,有一个姓杨的老头,他有十三个儿子。这个人性格高傲,口无遮拦,经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说,自己有十三个儿子,即使每个月死一个儿子,最后还会有一个儿子和他一起过大年呢。这事儿被玉帝知道了,玉帝觉得老杨头太狂妄了,就降下执意,让老杨头的儿子每个月都死一个,恰巧那年是闰七月,一年多了一个月,老杨头的十三个儿子就全死光了。后来人们就把每个月老杨头儿子死的那天定为杨公忌日。第二种说法是,杨公忌日是为了纪念宋朝的杨家将,相传杨业带领儿子们在正月十三这天兵败被杀,后人为了纪念杨家将,就在这一天举行祭日,称为杨公祭,慢慢的杨公祭就成了杨公忌。

还有一种说法是,杨公忌由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所订定。杨筠松擅长风水之术,一生劫富济贫,又被称为杨救贫,他一生十三次被害,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他死后,他的弟子就把他遇害的这十三天定为杨公忌日,不为人造葬作福,久而久之,民间就流传开这十三天里不宜婚丧嫁娶。

四库全书中记载,:“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犯之不利,皆因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说乃是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次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杨公忌。不论月之大小,二十八日一周,每月递退二日。故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以至七月初一、二十九而终于十二月十九。凡十三日,夫以宿值日亦如用甲子纪日未必始于大挠,而其来已久,每日一宿,自然顺序,不用安排。以论趋避,犹可说也。
杨公忌日,农村人好象很熟悉这个日子,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冬月二十一、腊月十九。从正月十三起,每个月在原基础上退后两天,所以好记住也好推算。可能是这个原因,农村人对这个日子很熟悉。
但要说杨公忌的意思,那就各种版本了。到底这个杨公是谁?所忌的又是什么?是只姓杨的人忌该日?还是天下人都忌该日?为什么要忌避此日呢?沒有人拿得出可以说服别人的根据来。
有人可以讲出如月忌、归忌、血忌、百事忌等日,但却很难讲清杨公忌日的道理。
到是《崇正闢謬》里讲过这样的话:理气阐于丘公,造命发于杨公。二公一片婆心为后人造文,岂肯死而为殺,以祸人哉?冤矣!
由此看来,所谓的杨公忌日,只是后人强加给地理先师杨救贫头上的,违背了杨救贫以地理造福别人的意愿。
虽说书上有这样的话,但民间因有多种说法,尤其扯上了战场失利丧命的杨家将。所以农村人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一些重大的红白喜事宁愿避开此日,就是受这种思想干挠。
不过,我是不信此日的。因为我相信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奉旨删除的众神煞里,就有杨公忌日。我也劝各位别相信所谓的杨公忌日!